将人大代表的“睿智之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推动廉洁文化浸润人心
扎实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落实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星农人”建设“星农村”

发布时间:2025-02-24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字体大小[ ]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星农人”建设“星农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通讯员 林朴真 吕富来

 

2月19日,浙江省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香菇种植基地,当地主播手拿新鲜蘑菇进行直播讲解,吸引众多线上观众下单订购。陈俊 摄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游客在摆放辣椒、南瓜等农作物的晒台前拍照打卡。资料图片

  近年来,在数字化的浪潮下,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日益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助力。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加强农村数字人才、电商人才培育。”当前,不少“农民博主”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展现乡村日常生活、民间非遗技艺、田园风光美食等,收获大量粉丝,成为“星农人”;一些乡村也通过数字化传播“出圈”,成为“星农村”。

  “星农人”“星农村”的走红,推动了乡村旅游的持续火热,也让更多乡村品牌兴起,助力“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大市场,让农民有了致富新路。《2024抖音电商中小商家直播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71亿单,农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63%,年销售额突破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超3.3万个,超百万助农作者积极参与其中。携程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乡村旅游振兴白皮书——农庄和TA的朋友们》也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乡村旅游订单量较2023年在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同比增长10%,乡村民宿订单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近24.3%。

  一个小时卖出数万斤板栗

  “农民网红”让畲乡山货走俏“云端”

  “家人们,今天我们来做一道莲子银耳羹。这种莲子,是我家乡土生土长的宣莲……”最近,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冰坛村,网名叫“楚过寒”的“草根网红”郑学俊在抖音直播间里吆喝起了家乡的农产品。短短1个多小时,100多公斤莲子就被一抢而空。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是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风光秀美、物产丰饶。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因地处偏远山区,交通相对闭塞,加上农民市场理念落后,当地绿色农产品一度面临“好东西卖不上价,老乡们赚不了钱”的困境。

  2019年,“85后”小伙郑学俊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冰坛村,借着短视频的流行,靠一部手机拍起田间生活。摘莲蓬、挖竹笋、酿果酒、做艾糕……他镜头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吸引了不少网友。几年间,郑学俊抖音账号的粉丝量突破160万。

  拍视频成为“农民网红”以后,郑学俊开始想利用自己的名气给乡亲们“带货”。为了让消费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当地农产品的品质,郑学俊每天都待在田间地头,拍摄农产品的生长、采收过程。这种接地气的直播方式,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最好的一次,我们一个小时卖出数万斤板栗,还是很有成就感的。”郑学俊说。春卖茶叶,夏卖莲子,秋卖土蜂蜜,冬卖山茶油,全年卖各类应季土特产。通过网络直播,郑学俊唱着“四季歌”,为农产品和消费者“牵线”,让30多种畲乡特色农产品走出山沟沟。

  随着知名度的与日俱增,前来冰坛村采摘、研学、旅游的网友也越来越多。去年8月,被网友称为“外国李子柒”的俄罗斯博主德米日和知名旅行博主高米多来到冰坛村,拍摄了《俄罗斯博主没想到中国乡村数字化这么厉害》的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农村的变化与新农人的奋斗故事。在视频里,金发碧眼的“洋主播”背着背篓、扛着扁担,与当地村民穿梭在田间地头,一起摘莲子、赶早集、干农活,反差感十足又分外和谐,让武义畲乡农产品火到了国外。

  在郑学俊的带领下,柳城畲族镇通过网络卖山货的“助农主播”越来越多。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冰坛村年过七旬的种植户郑官生说:“以前,种出来的农产品找不到销路,价钱也卖不高。如今,我们只需要种出来,销路根本就不愁,而且价格也不错。”

  “楚过寒”通过网络直播为畲乡山货打开“云销路”,是武义县扎实推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义县深入实施“畲红”培育计划,以“畲乡主播”“畲乡经理人”队伍建设为抓手,借助全省“好畲匠”培育工程、乡村振兴讲堂,持续推动直播经济、网红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今年,我们计划培养1000名农业创业者和超过5000名现代化新型农民。”武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任胡晓丹告诉记者,2025年,武义县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乡村CEO”的模式创新,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到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直播带货,我不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和乡村文化。”郑学俊说,他将继续深耕农业领域,推介畲族特色文化,探索助农新模式,让更多畲乡群众搭乘“电商直播快车”实现发家致富。

  人均年收入从3500元提升至6万元左右

  “篁岭晒秋”带火徽州古村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的篁岭村海拔500多米,村里现存的数百栋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错落排布,被称为“挂”在山崖上的古村。近年来,篁岭村的“晒秋”美景在网络上走红,灰白的民居与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果蔬,形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对比,造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2024年,篁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70余万人。今年春节假期,篁岭村推出“篁岭乡村过大年”民俗活动,“村姑拦门酒”、徽州婚俗、“金龙逐鱼舞新春”等喜庆创意,吸引了大量游客,节日期间,景区通关游客16.28万人次,同比增长35.4%。

  谈起篁岭村旅游“出圈”秘笈,江西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锦钟表示,“新颖创意+数字传播”是篁岭村变身网红村的制胜法宝。

  “篁岭曾面临‘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困境,180多户人家的村庄一度外迁到只剩下68户。后来,我们通过‘人下山、屋上山、田复耕、村还原’的景区开发模式,将曾经残破的徽派古宅改造成别具特色的民宿,并留住了‘篁岭晒秋’的独特景观,将其作为篁岭村的一个特色进行宣传。”曹锦钟介绍,酒香也需勤吆喝。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篁岭景区成功塑造“篁岭晒秋”核心IP,使得篁岭村一炮而红。同时,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打造一系列独特的地域乡土文化品牌,“篁岭推窗”“一起来晒秋”“dou来晒秋”等抖音话题播放量达十几亿。有关“篁岭晒秋”的艺术作品,也在海内外屡获各种大奖。

  作为篁岭创意晒秋的策划者,今年50岁的婺源县本土摄影师曹加祥,是篁岭“乡俗成为风景、风景带来收入”的见证者。“乡村振兴”“猴年大吉”“启航2023”等网上热传的“篁岭晒秋”爆款美景,大多出自曹加祥的创意。

  “这些年,篁岭50%以上的游客,可以说都是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宣传带来的。”曹锦钟笑着说,“随着篁岭旅游蓬勃发展,‘篁岭晒秋’也从‘晒作物’衍变为‘晒景观’‘晒幸福’‘晒文化’。”

  村民们利用丰收农作物“晒”出各种图案,这种浪漫的表达,让“晒秋”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晒秋”走红后,为了打造更多产品,篁岭景区坚持创新,打造出花溪水街、乡村奇妙夜、飘雪民国馆等网红产品,推出玻璃栈道、爱国墙、倒屋等,还协助拍摄了《青春环游记》《宝贝有戏》《秋季音乐会》等综艺节目,进一步增加知名度。

  除了国内,篁岭村还不断走向世界舞台,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美外景拍摄地”荣誉,两次获得亚洲旅游“红珊瑚奖”。随着篁岭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今,篁岭村外出青壮年中有一半以上回村发展,原住村民从旅游开发前的人均年收入3500元提升至6万元左右,户均年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6.5万元,有的家庭一年旅游相关收入达30余万元。

  八旬老人练瑜伽获百万点赞

  “空心村”打造瑜伽康养小镇

  在名为“中国瑜伽第一村玉狗梁”的抖音号上,一条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被置顶在主页第一位,点赞数超过40万,还有几万条评论留言。视频里,几个农村老太太在村口的草地上做出高难度瑜伽动作,摆成一个队形。一字马、倒立、金鸡独立……这些许多年轻人都做不了的动作,却被几位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太太轻松“拿捏”,引得不少网友在评论里表示:“这是哪个村的奶奶们?太厉害了,真想去看看。”

  这个练瑜伽走红的村叫玉狗梁,位于河北省张北县两面井乡,常住人口106人,其中多数是65岁以上的留守老人,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玉狗梁村的气候干旱寒冷、资源匮乏,脱贫前,“因病致贫”人口占了全村贫困人口的60%,如何帮助这些老年村民摆脱疾病和贫困,成为河北省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驻玉狗梁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卢文震面临的难题。2016年,在村民家走访时,卢文震看到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在火炕上轻松“双盘腿”的生活习惯和瑜伽中的动作极其相似,于是萌生了一个“健身瑜伽帮扶”的想法。最初,本着让村民们强身健体的目的,卢文震发明了一些和村民干农活相近的动作,组织村民们一起练习。面对这个听也没听说过的“新鲜玩意”,村民们一开始极其不情愿,但没想到,时间久了,竟然慢慢练上了“瘾”,一些老人腰腿痛、头晕的毛病也通过练瑜伽得到了缓解。更没想到的是,通过练习,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居然也能做高难度的瑜伽动作。

  八旬老人武启莲是村里的“瑜伽高手”。2019年,武启莲的孙子回乡探亲,被奶奶练瑜伽的动作震惊,随手拍了一条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没想到引来很多人点赞和观看。如今,武启莲的快手短视频账号已有百万点赞。村干部也注意到网络对提升村里知名度的作用,鼓励村民们开设短视频账号,拍摄练瑜伽的视频上传网络。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沙发土炕,村民们戴着当地特色头巾,将拉风箱、扫院子等日常干活的动作编排进瑜伽中,还自创了名叫“莲花花”的瑜伽体式。高难度瑜伽动作加上满脸皱纹的农村老人,这种极具反差感的画面瞬间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也让来玉狗梁参观的国内外瑜伽爱好者越来越多。

  原本用来强身健体的瑜伽,如今成了玉狗梁村的“流量密码”。玉狗梁村党支部书记张鹏程说,通过瑜伽的“出圈”,玉狗梁吸引了很多瑜伽爱好者来参观,也带动了当地很多产业发展,比如旅游、民宿、特色种植养殖等。

  这些年,利用“玉狗梁瑜伽”这个IP,当地多次举行农民瑜伽运动会、玉狗梁健身瑜伽(美食)节、“全民乐享健身瑜伽”经验交流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实现增收。在这些活动上,游客们不仅可以体验瑜伽,参加比赛,还能欣赏、品尝玉狗梁特色美食。活动中,村里还开启电商直播,在直播间内推介玉狗梁牌小米、藜麦等绿色健康的农副产品,扩大产品销售渠道。

  2021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授予玉狗梁村“中国健身瑜伽示范村”的荣誉称号,玉狗梁村也被许多媒体作为“中国瑜伽第一村”进行报道。今年1月,玉狗梁村一年一度的“村晚”在短视频平台上全程直播,独创的“篝火冰上瑜伽”再次让很多网友眼前一亮。

  张鹏程介绍,如今,村里还在建设民宿,预计今年5月中旬可以投入运营。未来,玉狗梁村计划打造成一个瑜伽康养小镇,游客们不仅可以来这里练瑜伽、避暑消夏,还能进行农家游、采摘游,村民的收入渠道也能更丰富。

中国农业农村网摘编亓荃鹏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